阳光讯(记者 张亚娟)省政协委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和陕西省联合装饰业商会会长刘勇认为,装饰业必须推动装饰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以“链长制”为抓手一体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会议深入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陕西省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装饰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又是时尚行业,兼顾工程、艺术、人文相结合,市场面广、从业人员多、带动力大、成长性强,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息息相关的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我国2023年装饰行业年产值总量为5.78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以小看。北上广深等地装饰行业遥遥领先,深圳等地拥有多家产值上百亿装饰企业,甚至包括上千亿企业。陕西省装饰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已形成不小规模,目前已有各类装饰企业2000余家,包括省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常委与执委中有不少人都是装饰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负责人。作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和陕西省联合装饰业商会会长,刘勇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他建议:以科学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推动我省装饰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理念创新,推进品牌培育规模化发展。以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牵头形成装饰行业新的产业链,以“链长负责制”为主导,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3年内下功夫培育10个百亿装饰企业,冲刺千亿装饰企业,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二要集群式发展。促进装饰业与房地产、家具、灯具、设计等产业链紧密联系,形成庞大且强大的产业集群。如推动大明宫建材市场不断做强做大,打造类似广东中山古镇灯具批发商业市场、福建泉州水头石材批发市场等占据全球20%以上的市场品牌。三要开放式发展。建立装饰行业信息数据库,推动全国的装饰业企业与我省装饰业品牌合作发展,将装饰行业打造成我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张金名片。
二是科技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建议省科技厅、秦创原等有关部门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装配式施工设备等先进的技术,促进装饰产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如加快建筑机器人、装配式设备等规模化生产,实现施工效率的大幅度的提高,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实施工程质量,促进制造业GDP提升。基于陕西省已有的资源优势,能够最终靠“揭榜—挂帅”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政策引导,以装饰生产的实际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导向,着力催生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装饰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裂变发展,并使得装饰业新质生产力呈现数字化、绿色化的特征。同时,发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积极性,让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如西安建苑在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和西安建苑智库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双碳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推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三是赋能商协会,增加资质审批广度与行业自律。在资质审批工作中,商协会的作用尚未得到发挥,一些可以依托行业标准、实践经验和专业相关知识可更快捷、更精准甄别的问题,主要是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流程,加大了政府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企业资格申请的效率。建议省住建厅能考虑将资质审批的前期工作部分交由相关行业商协会,如陕西省联合装饰业商会来承担。商协会熟悉行业实情、具有专业判断力,可通过其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从而提升审批效率,减少行政压力。大幅度提升资质的量和质,追赶我国如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从而助力陕西省民营经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度参与、长远发展,为实现习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殷切期望,为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努力奋斗。